HOME社會公益其他公益

其他公益

「漁民造林-活化漁村、守護地球」活動發佈日期:2011/04/22

實施期間起迄

100年04月22日

執行單位

臺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

執行成果

海洋約佔地球面積的71%,是地球生命的起源,維繫著無數生物的存活繁衍,也是全球環境的調節中心,及人類永續發展機會所在的重要資產。「350」代表人類所能接受的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上限,超過350 ppm (百萬分之一),人類的生存會面臨嚴重威脅。根據數據指出,目前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經超過387 ppm,造林減碳以達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地球暖化現象」已迫在眉睫,所以聯合國在2011年2月2日在紐約總部舉行「國際森林年」啟動儀式,旨在提高人們對各類森林的保護、可持續經營和發展的意識,激勵人類共同努力,採取保護森林的行動。誠如第65屆聯大主席戴斯在主持儀式時發言説:「沙漠化、土地退化和乾旱都受到砍伐森林和氣候變化的影響,應對這些挑戰,需要國際社會採取協調一致的政策和行動。」他希望「國際森林年」活動可以提高政府的政治意識,並激勵人民行動起來。戴斯説,今年「國際森林年」的主題是「屬於人民的森林」,屆時將在全世界範圍內舉行一系列活動,討論全球大部分森林所面臨的挑戰,同時,還將介紹各國人們促進森林可持續管理的成功故事和寶貴經驗。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將2011年定為「國際森林年」,為國際社會了解森林的價值以及失去森林將付出的慘重社會、經濟和環境代價提供了重要平台。

台灣雖四面環海,但因過度利用,導致海洋資源日益衰竭,造成實體漁業的沒落,發展休閒漁業便成為產業轉型的必要手段。然而,此種體驗經濟模式,必須配合完善的基礎建設和環境改造,故而在海岸社區植樹造林益形重要且刻不容緩。因為此舉不但可防止國土流失,更可增加山海結合的綠意美景,他日綠樹成林,不但可達到水土保持、改善空氣品質的效果,也必然會引來大量觀光人潮。我們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為響應「國際森林年」的號召,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特別選在建國100年的「植樹節」當日舉辦「漁民造林」活動,期望提升國人的海洋意識和環境保育觀念,並為發展休閒漁業、守護海洋、永續經營發展而付諸行動,以期與世界接軌。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為響應愛護地球活動,2011年特別選在這一天舉辦「漁民造林-活化漁村、守護地球」活動,為守護地球與海洋的永續發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