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產運銷發展史發佈日期:2017/02/16
摘要
(序)早期的臺灣,人民大多從事農耕,基本上是一個小農社會,耕作面積不大,主要以水稻為主,除了自食之外,餘糧不多,市場亦不大,以物易物的商業活動,多半在家鄉附近完成,因此也沒有產銷的觀念。及至都市成形,都會人口反占多數,農業生產多元,供應鏈拉長,農產品如何進入都市?如何獲取利潤?如何減低運輸成本?成為農村必須面對的問題。早年這些過程都交由大盤商及中盤商處理,卻形成「中間剝削」的現象,市場價格與產地價格相差懸殊,農民成為被剝削的族群,他們終年辛勞的代價,往往被中間商「不勞而獲」,因此政府扛起責任,組成農產運銷公司,從產地到市場,一條龍無縫接軌,讓農民不再淚滴禾下土,而能歡笑收割。農產運銷的發展,追根究源,在於滿足人類的需求與慾望,延伸出所需的技術、制度、法規與組織等。隨著人類生活的腳步向前邁進,運銷版圖也不斷擴大。臺灣農產運銷的發展,應始自1945 年,當時的農業型態僅止於自給自足,滿足在地人們生存的基本需求,但因氣候、土地、水源及原生技術等農耕條件的不同,產生區域供需落差,交易領域從自家隔壁逐步發展至鄰鄉、鄰市甚至遠渡重洋,形成多國貿易的現代化運銷體系。隨著運銷制度的更迭,個人已無法獨力完成農產交易行為,於是逐步轉為成立農業組織的協同運作,滿足人們更多元的需求,搭配生產、集運技術的提升與創新,制度的建立,讓農產運銷的產品、形式、通路、定位( 價)、參與者及行銷模式趨於多元,並與工商業等產業融合。時至今日,需求依然刺激運銷結構的變革,農產運銷不再是單純的交易行為,運銷過程每一個環節不斷擴大,並交織成網,衍生了競合關係,也催化了進步的動能。近年來,農產運銷朝全球化發展,在因應全球暖化及節能減碳的大趨勢下,人類開始反思農業產銷在地化的重要性,過去強調專業分工的運銷產業鏈,隨著連鎖超市量販店的興起,上下游職能整合,帶動供應鏈相關產業轉型物流發展,宅配、電子商務與金流第三方支付逐漸成熟,更促使直銷通路持續成長。農產運銷的精義,隨著經濟與科技發展以及人類需求而蛻變,前人的精神與智慧也藉由系統的建立而傳承。財團法人中正農業科技社會公益基金會於1985 年成立迄今,致力推動農科技術改良,運用農業科技領域累積的經驗與成果,配合學術理論與實務應用,推動農業發展,並結合民間力量,將臺灣的農耕經驗推廣至各地,建構生產、生活及生態的「三生產業」。2014 年,中華農產運銷協會李蒼郎理事長向本會提出編撰《台灣農產運銷發展史》計畫的構想,鑑於農產運銷為臺灣經濟發展不容忽視的環節,若能彙整60 多年來農產運銷發展的歷史,是極具意義的事,基金會乃爭取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的經費支持,成立《台灣農產運銷發展史編纂計畫》,歷經3 年,彙集1951 年至2014 年的發展過程與成果編輯成冊。此專書內容豐富,由編輯委員會集思廣益,擬定編輯架構及原則後,邀集90 餘位農產運銷產、官、學各界專家,及資深前輩戮力投入編纂,克服史料蒐集不易的困境。今出刊在即,謹代表本基金會向編輯委員、專家們致上誠摯的謝意,更期本《台灣農產運銷發展史》專書內珍貴的史料與圖片,能拋磚引玉,激勵後學持續創新運銷發展。
----財團法人中正農業科技社會公益基金會董事長 陳烱松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