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社會公益專題研究報告

專題研究報告

生鮮蔬果及漁產品低溫物流系統-先驅計畫研究報告發佈日期:2017/02/09

摘要

農產品收穫後處理的主要過程是:清潔、分級、包裝、冷藏或冷凍、運輸及販售。這也是農產品在收穫後從生產者傳送到消費者的過程。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新鮮度和提高品質。不論是植物性或動物性的農產品,在收穫後都容易腐敗,以往的辦法是即速加工,成為加工品後即可長期貯藏。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及生活水準提高後,消費者偏愛生鮮農產品的品味。「低溫物流」也因之應運而生。農產品的低溫物流是在收穫後,不論是儲藏或運送,都要在低溫情況下進行。一般言之,糧食和果蔬類產品均在攝氏零度以上的低溫儲運;而肉類則在零度以下儲運,因此需要低溫倉庫及運輸工具的設備,所以必須建立低溫物流配送中心,低溫的程度又因農產品的種類而異,需要詳細規劃後方能著手建立低溫物流系統。
本基金會鑑於建立農產品低溫物流系統的重要性,早在民國89年成立「生鮮蔬菜及漁產品低溫物流先驅計畫策劃小組」,一年後提出「生鮮農漁產品收穫處理方法之改良」報告,但響應乏人;於是在民國95年4月,邀請各界代表及專家召開「發展農產品低溫物流座談會」與會人士咸認為應先推行先驅計畫,本會乃在民國96年年初成立「生鮮蔬菜及漁產品低溫物流系統規劃小組」著手研究規劃。小組成員共有八人,其中五位為專家,三位為有關單位主管,並由台灣大學農學院園藝系劉富文教授為召集人。現已完成撰寫小組研究報告,建議成立「先驅計畫」,以觀成效後再行推廣實施。茲代表本會向本小組召集人及各位成員致最誠摯的謝意。本會自民國89年以來,已先後成立21個農業專案小組,出版了19篇專題研究報告,如前所述,農產品低溫物流先驅計畫策劃小組是本會成立的第一個專案小組,其報告也是本會第一號專題研究報告。當時採用低溫物流為主題,也是經過一番研究,曾請某一農產公司進行調查後,建議「低溫物流系統」是當前台灣農業上最需要建設的設施,十多年來,接受本會邀請的專家已有120多位,本會也建立了小小的農業智庫,去年曾協助一家私人公司前往大陸規劃一座大型農場,在智庫中邀請九位專家前往指導,效果顯著,是項邊際效用,始料所未及。本小組自民國96年起先在國內考察,赴雲林等地瞭解現有之農產品物流現況,繼而收集相關資料,共召開過10次會議,討論各種有關先驅計畫之規劃措施;委託流通快訊雜誌社規劃物流中心,並做成專案報告,在98年10月下旬赴日本考察多處低溫物流中心、冷藏及冷凍設備、超市貴重果蔬之精緻包裝及儲藏等。最後,在專案小組撰寫本研究報告中,希望大量生鮮農產品的走向:「生產者→處理包裝場→物流中心→超市或量販店→消費者」,其間均採用現代化設備,以絕對做到保鮮及品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