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社會公益專題研究報告

專題研究報告

台灣農業機械發展史發佈日期:2017/02/16

摘要

一、農機萌芽期 1953年至1960年
由於實施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政策,農民擁有自有的土地,對於購置生產設備的興趣大增,且採取精耕增產的方式,有感耕牛的不足,政府乃於1953年決定推動農業機械化,先由國外引進2至3馬力的小型耕耘機在全省各地進行作業示範與推廣,被認為適合本省稻田使用,頗受農民的好評和採用。隨即國內的耕耘機製造工廠相繼成立,至1960年間共成立22家之多,以小型耕耘機開始被用來替代耕牛,解決農場畜力不足問題。
二、農機成長期 1961年至1970年
台灣經濟發展結構經過四年經建發展計畫的實施,其結構逐漸轉變,農村勞力受工商業快速發展而大量吸收,使得農業勞動力供給減少,同時農場勞動需求更有季節性的變動。尤以六、七月份需要勞力最多的月份,更感勞力不足,影響農時和生產力,增加生產成本。由於耕耘機的利用可省工、省力的好處,時起代耕服務的普及,和兼做運輸之用,對耕耘機的需求有採用較大型和高馬力的趨勢。在1967年由日本引進手推式及動力式兩行水稻插秧機,兩機種進行田間試驗及示範表演,經試驗結果,其單位面積株數、穗重均增加、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利用插秧機工作效率可提高3~4倍,成效頗令人滿意。同時期政府輔導成立鄉鎮農業機械化推行中心,和農機專案審核小組,增強農業經營上對農機的需要,促進農業機械化的速度。
三、農機大型化和稻作機械化發展期 1970年至1978年
台灣整體經濟結構改變,工商業發展的速度遠超過農業發展,政府為振興農業及農村,1970年訂定「現階段農村建設綱領」,實施「加速推行農業機械化方案四年計畫」和「加速推廣稻殼烘乾機計畫」等,並成立「加速農業機械化推行小組」,在財政上、人力上及制度上積極支持配合,改善農業生產結構以配合整個經濟的發展,平衡農業與非農業間所得的差距。農民已有現代企業化農場經營的觀念,為期代替人力或減輕農耕辛勞程度,不能僅依賴耕耘機使用來達成。在稻作機械從整地、育苗、插秧至收穫、調製、乾燥等作業,趨向於專業化和大型化的發展。已有一貫作業之農機配合使用,並輔導農民設置水稻育苗中心,推行專業化育苗和農機調配代耕服務,對於節省勞力和稻作增產貢獻很大。
四、促進農業全面機械化期 1979年至1991年
為適應工商業發展而引起的農業勞力外移情勢,配合農業勞動人口估計自27%降至17%,以每年平均減少1%之策略,在減輕作業成本及提高農民收益的可行原則下,於1979年實施「設置農業機械化基金促進農業全面機械化」計畫,以全面推廣農業機械化為目標。在水稻生產方面,以達到整地、插秧、噴藥、收穫、乾燥等作業的全面機械化,旱地作物生產將完成一貫機械化作業制度,對畜牧、林業、漁撈操作以及各種農產品的處理、包裝、集運、倉儲、裝卸等作業,也將達到充分機械化操作。預定推廣各類農漁機15萬台,全省將有35萬台各類農機可資利用。並加強農民農機教育訓練、代耕服務和強化農機試驗研究與示範推廣,集中人力、財力做有計畫的推動。配合雜糧發展及稻田轉作的需要,於1982年起,在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及雜糧發展基金會經費資助下,在全省雜糧主要產區,輔導農民設置「雜糧作物農機代耕中心」。並於1987年將「雜糧機械研究與開發」計畫,列為國家級農業機械研究項目之一,加強玉米、高粱、大豆、落花生等作物之播種、中耕管理、施藥及採收處理、乾燥、調製等一貫機械化生產體系,藉農機代耕中心之代耕服務功能,加速完成雜糧生產全面機械化作業體系,促進雜糧增產。同期間國家級農機研究項目亦增加「新興科技在農機上之應用」計畫,鼓勵相關院校,學者開始朝向自動化與電子化的方向發展,並利用自動控制技術與個人電腦的應用,以光電、影像與音波技術,及尖端電子科技等整合應用,使農機朝向自動化發展,提升國內農機研究應用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