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林苗制度建立與推廣發佈日期:2006/01/01
實施期間起迄
95年01月01日執行單位
吳孟玲執行成果
為了發展安全健康農林業,及配合國內生產履歷推動,生產線過程及最後把關更為重要,未來應積極落實健康種苗驗證制度,以確保林苗產品品質及永續林業經營。本計畫將對重要之林木或重要景觀樹木依病蟲害之嚴重性、經濟利益、相關配套措施、及相關已研發成熟的病蟲害診斷技術與病蟲追蹤技術進行綜合評估,選定泡桐樹種進行輔導健康林苗建立行動方案和推動健康種苗制度。1970年代台灣泡桐為台灣高經濟價值的造林樹種,台灣的綠色黃金之稱,栽培面積曾達2萬公頃。在1980年代因簇葉病危害,由於此病害可藉由無性繁殖苗木及媒介昆蟲攜帶病原廣為傳播,使為害更為嚴重,成為桐生產之限制因子,造成泡桐的產業完全沒落。本計畫應用本研究室己開發對病原高專一性核酸DNA探針,及高敏感度、快速且正確的PCR偵測技術,經過不斷重複的試驗,這項PCR偵測技術技術已證實對簇葉病原具有高度的專一性與敏感性,值得推廣於簇葉病之快速診斷,同時應用於本所研發培育耐抗病雜交品系(台灣優良的白桐與耐病泡桐雜交)篩選。目前已成功篩選出數種雜交品系,具有抗耐病及快速生長優勢。並應用快速診斷生物技術及蟲媒研究,共同研擬防治簇葉病的危害,推廣本團隊已研發抗耐病泡桐品系。未來可將此相關生物技術,應用在其他重要經濟性苗木生產檢疫、選育優良耐抗病品系及發病生態研究,以挽救病蟲害對重要經濟性苗木產業危害,並建立無毒化生產體系。關鍵詞:健康林苗、種苗制度、診斷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