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香精產業推廣發展之規劃發佈日期:2007/01/01
實施期間起迄
96年01月01日執行單位
財團法人中正農業科技社會公益基金會、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系、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研究所執行成果
(一)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研究所(黃麗春研究員) 1.澳洲茶樹 以2公分莖頂為試驗材料,置於適當培養基上,於一個月內可誘導萌發10個小芽,將萌發小芽移植於發根培養基上,則有至少半數即至少5個小芽可繼續發育長大並發根成苗。以此初步結果推之,每一2公分莖頂頂芽經5個月後可獲得至少5棵小苗,若以100 個2公分長頂芽為試驗材料則5個月後可獲得至少100 x 5即500棵小苗,一年後可得至少1000棵小苗。目前已有53盆植株成功地經由試管無性繁殖建立,成活率達85%,至今10~12個月,植株生長高度達150~180公分,植莖約1公分。此初步試驗在植微所玻璃溫室中生長良好。 2.香水樹 (1)取1~2公分莖頂頂芽為試驗材料,從事3至5種植物賀爾蒙及其各種不同濃度試驗,已獲得初步成功,可獲得1~5個側芽發育,因香水樹為木本植物,初期生長發育較慢,須要較長時間繼續培養,始能建立培養系統,至今仍在試驗研究過程中。 (2)香水樹無菌播種時種子內胚為實驗材料,從事培養試驗,已獲得初步成功,開始不定芽體發育及繁殖,因香水樹為木本植物,初期生長發育較慢,仍須要較長時間繼續培養試驗,以期建立完整體系。 (二)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系(傅炳山教授) 1.澳洲茶樹 (1)扦插頂部嫩枝發根後早換盆較佳,換盆3月後可達50cm以上。定植1年後可成林。成熟枝條發根雖較差,但應可突破。種子發根幼年期生長勢優,但種子目前雖獲得不易,但將來亦能發展。 (2)國內種植茶樹之精油含量高,雖有產地樹齡差異,但評估含量約1%-3%。可達精油產業生產,目前傳統育苗方法及組織培養技術應可量化無疑。 (3)參觀花蓮改良場繁殖場,發現在花蓮地區生長亦佳,雖精油量稍低,包括苗栗農工種植精油品質,可知澳洲茶樹可適應台灣氣候。 2.香水樹 (1)屏東科技大學自行採種發芽率65%,種子品質及發芽整齊度均佳,且25日內可發芽。唯種子須新鮮完熟較佳,目前得1-2年生苗300棵中苗,大苗約50棵陸續定植。 (2)播種苗移殖後生長勢佳且管理容易,但容積大佔地面積需較廣,100棵帶盆大苗陸續移入香草園臨時苗圃 3.土肉桂 (1)土肉桂以發根劑處理雖可發根,但發根期長,且因優良母本植株可繁殖枝條不足,扦插數雖多但繁殖量尚不足大量繁殖。 (2)南投中寮土肉桂精油分析結果,其中肉桂醛含量占70%以上,其苗轉送中研院黃研究員組培繁殖研究中。收集其他更佳品種,如品質佳之花蓮土肉桂經許諾將提供母本,其肉桂醛含量更可達85%,除請黃研究員進行組培研究外,移入苗圃並分品系後繁殖。 (三)「台灣香精產業推廣發展之規劃」小組會議及參訪 (1)96年11月20日至21日前往高屏地區參訪香草栽培農場、香草休閒園、香草餐廳等,並辦理研究小組第二次小組會議;(2)96年1四次小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