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金針菇免疫調節蛋白治療呼吸道融合病毒活性發佈日期:2010/01/01
實施期間起迄
99年01月01日執行單位
柯俊良執行成果
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秋冬時節,嬰幼兒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毒,由於其感染機制目前尚未明確。因此尚無法發展有效的疫苗或治療方式。FIP-fve為一個從金針菇 (Flammulina velutipes) 純化出來的免疫調節蛋白,分子量大小為13 kDa,被歸類在真菌類免疫調節蛋白 (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s, FIPs),此類的蛋白具有調控IFN-γ增加,減少過敏發炎的功效。本研究以金針菇蛋白FIP-fve處理於感染RSV病毒之HEp-2細胞株,並分別以下列方式來偵測病毒表現量: 1.聚合酶鏈鎖反應(RT-PCR)、2.空斑計數試驗(plaque assay)、3.免疫螢光染色法(Immunofluorescence) 、4.酵素免疫吸附試驗(ELISA),發現在處理FIP-fve後能夠有效抑制RSV病毒的感染。另一方面,過去有研究指出,RSV會刺激細胞中IκBα的磷酸化和降解,而促使NF-κB進入細胞核中並結合到基因的轉錄因子鍵結區上,使細胞產生發炎反應。在本研究中,以西方墨點法偵測IκBα和NF-κB蛋白的磷酸化,發現處理FIP-fve後,兩者磷酸化蛋白的表現量都有被抑制的情形,進一步以共軛焦顯微鏡觀察NF-κB在細胞中的分布情況,結果顯示,FIP-fve能明顯減少由RSV所導致的NF-κB進核,而NF-κB相關的發炎因子IL-4表現量也明顯下降,綜合以上實驗結果,發現金針菇蛋白FIP-fve具有降低RSV感染,進而減少NF-κB路徑相關之發炎物質產生的療效。而本研究的結果展現出FIP-fve可能具有降低RSV感染,進而減少發炎物質產生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