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農業科技贊助計畫

贊助計畫

氣象因子對高接梨蜜症發生之影響及其預防對策發佈日期:2007/01/01

實施期間起迄

96年01月01日

執行單位

李國明

執行成果

取14年生梨樹,採水平棚架栽培,搭設60%自動遮光網,高度在樹冠頂端1公尺,面積 2128平方公尺,調查遮陰前21天及遮陰後5天之溫度變化。遮陰前以上午10時在四層套袋區內溫度較低,下午2時及4時均以袋外區溫度較低,四種套袋處理之袋內溫度均比袋外溫度高,其間,下午2時測到在三層套袋區內高達38.5℃高溫;遮陰後,上午10 時在四層套袋區溫度介於29.1℃~32℃最低,而以袋外溫度從30℃上升到32.8℃明顯高於遮陰網內四種套袋區,下午2時均以遮陰網內溫度介於28.7℃~32.5℃之間,明顯低於四種網內套袋處理區內溫度,下午4時則以二層套袋(白、白色紙袋)區溫度最底,可能二層白色袋散熱較快。進行高接豐水梨果實不同套袋材質對梨蜜症發生之影響,套袋材質分四種處理,1.二層套袋(外層牛皮紙,內層白色紙袋);2.二層套袋(內外層均為白色紙袋);3.三層套袋(外層牛皮紙及內層、白色紙袋);4.四層套袋(外層牛皮色,內層黑、黑、白色紙袋),調查遮光網區內、外對其品質之影響。遮光網區內之果重調查,以處理3.之果重461.2公克較大,果實糖度以處理2.之12.1°Brix較高,梨蜜症發生率調查則以處理4.及處理3.均未發現有梨蜜症之效果最好。網外果重調查,以處理1.平均359.3公克及處理4.平均 357.9公克較大,果實糖度以處理3.之11.0°Brix較高,梨蜜症發生率以處理4.之15%較低。本期作果實發育中果期遇到長期低溫多雨而後於採收前天氣放晴,高溫炎熱,無遮陰網下在四種套袋處理間梨蜜症發生率高低差異頗大,有遮陰網區內則梨蜜症發生明顯降低,尤其三層或四層套袋區均無發生梨蜜症之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