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農業科技贊助計畫

贊助計畫

改善甜瓜種子調製技術發佈日期:2024/01/02

實施期間起迄

113年01月02日~113年12月31日

執行單位

楊雯如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

執行成果

1.溫度對甜瓜種子發芽表現的影響:
為評估適合檢驗種子活力的發芽溫度,進行溫度對甜瓜種子發芽表現的影響試驗。依據國際種子檢查協會(International Seed Test Association, ISTA)登錄的甜瓜種子發芽溫度規定,建議發芽檢驗溫度為25oC或20/30oC,由於我們國內的適種品種相對耐高溫;因此,本試驗必須做本土品種的溫度試驗。試驗結果顯示,在30oC的發芽表現優於ISTA rule建議的25oC及20/30oC,有最高的最終發芽率(Final germination percentage, FGP)、最快的發芽速率及最整齊的發芽表現,所以可用30oC恆溫來評估FGP,用25oC作為胚根突出法的建議溫度,評估種子活勢。所有發芽的種子,皆發育為正常苗,而未發芽種子也未死亡,只是因為溫度的關係,尚未發芽。本試驗由3批次的果實採種,批次間種子發芽表現沒有顯著差異。

2.殺菌處理對春季及秋季種子發芽表現的影響:
第一次處理時間為113年3月,由嘉義購得橙肉甜瓜(‘富華’)一批,以ISTA rule推薦的20/30oC評估發芽表現(Table 2)。「1% HCl溶液處理」的檢疫處理,除不會降低種子的FGP外,還可顯著加速種子發芽 (MGT、GT50及T50)及提高種子發芽整齊度 (T75-25) ;奈米銅及次氯酸根處理效果不亞於「1% HCl溶液處理」,惟次氯酸根1000X3H處理,FGP下降且失去提升種子發芽速率及整齊度的現象。所有發芽的種子,最終都可發育為正常苗,顯示藥劑處理不會傷害種苗的發育。種子在5oC下儲藏8個月後,種子發芽表現並無劣變,同時數據也顯示甜瓜種子儲藏8個月後發芽速率及發芽整齊度也有提升的現象(Table 3)。

3.殺菌處理對夏季種子發芽表現的影響:
113年夏季於高溫的溫室中,植株生長勢很差,因其產量少,僅能供三處理條件,因此擇取HCl、奈米銅250x3H及次氯酸500x 3H三條件。又由於本次有部分果實的種子出現果實中發芽的現象(胎萌),因此將這種果實的種子分別採集,擇取其中為未發芽的種子(CK2),進行發芽表現評估。評估結果顯示,即使是夏季生長勢不好的植株生產的種子,其發芽表現仍不受殺菌處理的影響,為次氯酸處理3H時,種子發芽速率及整齊度大幅下降,儘管FGP不受影響(Table 4)。胎萌果實內的種子,發芽表現與無胎萌果實的種子,差異不大。

成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