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橙長期貯藏方法之研發發佈日期:2006/01/01
實施期間起迄
95年01月01日執行單位
劉富文、梁穎芝、王怡玎執行成果
本研究之目的在瞭解台灣生產之柳橙現行貯藏方法之缺失並研發更適合之長期貯藏技術。由市場販售果實之品質變化及產地貯藏之實況瞭解得知現存之種種問題。柳橙大部分在12月中旬至1月上旬採收。此時台北地區市售柳橙皆甚新鮮,除因處理包裝不善而發生之機械性損傷外並無貯藏問題。收穫後除一部分立即運到市場銷售之外,還有大量放在簡陋的普通貯藏庫(或棚)貯藏,品質保存困難。2?3月在台北市售的柳橙多為普通貯藏品,品質下降明顯。一部分柳橙在普通貯藏一到二個月後擇優轉存冷藏庫,等到 4?6月陸續出售。因此,在台北地區4?5月市售冷藏柳橙有反較2?3月普通貯藏柳橙外觀較佳之勢。但到5~6月出庫的柳橙,不僅外觀瑕疵多,而且乾米普遍,品質不佳。柳橙在0?5℃只能放30?45天而不受寒害;在10℃也許可放60天而仍少障礙。因此,靠單一低溫貯藏,安全時間有限,不能長期貯藏。若在15℃貯藏無明顯寒害,但果蒂老化快,腐損也多。若在0?10℃存放一段時間,但在寒害發生之前移到較高溫調理,似有延長貯藏壽命之可能。本年度試驗的變溫貯藏有些處理略優於對照組(15℃低溫貯藏),但尚未達理想的程度。明後年宜再繼續研發可行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