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農業科技贊助計畫

贊助計畫

台灣柑桔實用催色技術之研發發佈日期:2013/12/10

實施期間起迄

102年12月10日

執行單位

劉富文名譽教授 / 國立台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

執行成果

台灣椪柑在11月上、中旬或更早採收的果實皮色多青綠或半綠半黃。如果放任自然轉色,需時半月以上到一個月才能完全轉黃。若用乙烯催色,可在5至15日內完成轉色。採後轉色快慢視存放溫度、採收時已轉黃之程度及乙烯催色時間之長短而定。適合採後貯運之溫度15℃亦是適合快速轉色之溫度。茲以採收時果皮僅只10 %左右轉黃的果實稱為綠皮,而轉黃35~40 %者稱為半綠半黃;再以果面有≧80%轉黃者視為完成轉色之標準。綠皮果採後5, 8, 15日完成轉色之果實比率不經催色者依次為0%, 0%, 14%;經催色2日者依次為0%, 2%, 93%;經催色4日者依次為38%, 62%, 100%。半綠半黃果採後5, 8, 15日完成轉色之果實比率不經催色者依次為0%, 0%, 71%;經催色2日者依次為26%, 50%, 100%;經催色4日者依次為87%, 95%, 100%。看採收時果實轉色程度及預定採後多少日上市零售就可以決定需要催色處理多少日。各種處理之果實色澤變化參考圖一。
乙烯處理除了加速椪柑褪綠轉黃之外還能增進果皮完成褪綠後之橙紅色澤深度。椪柑不論採收時果皮是綠或半黃,放在15℃一個月後全部轉黃。但是採收時較綠的椪柑褪綠後黃而不紅;採收時較黃的椪柑褪綠後較多紅色成分而呈橙色。乙烯催色處理可使橙色加深,對採收時較綠的椪柑尤其明顯(參考圖二)。如以能代表柑桔橙紅程度深淺的a*/b*值表示,採收時綠皮的椪柑經過乙烯催色0, 2或4日者30天後a*/b*值依次為0.52, 0.58, 0.60;採收時半綠半黃的椪柑則依次為0.60, 0.65, 0.66。
檸檬採收時多為全綠,經乙烯催色3至5日後迅速轉黃。但乙烯處理加速果蒂老化,變褐、變黑或脫落。催色前以2,4-D處理能遲延果蒂老化。採後1, 2, 3個月評估褐蒂(包括黑蒂、落蒂)率,對照組依次為20%, 25%, 68%;以25 ppm之2,4-D 處理組依次為3%, 5%, 33%;以50 ppm之2,4-D 處理組則依次為0%, 0%, 10%。一般在採後1或2個月內銷售的檸檬才會用乙烯催色,1或2個月以後才出售者在適當貯藏溫度中自然轉黃,無須用乙烯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