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農業科技贊助計畫

贊助計畫

番茄利用夜間補光改善果實品質之研究發佈日期:2009/12/30

實施期間起迄

98年12月30日

執行單位

李文汕、吳惠卿

執行成果

本計畫為探討夏季番茄因夜溫過高有礙碳水化合物累積之問題,乃以鮮食小果番茄`小玉'為材料,於開花期起以省電燈泡進行夜間電照。電照時間分別為18:00 ~24:00;18:00 ~06:00及00:00 ~06:00,同時以未加電照之處理組為對照。結果顯示,夜間電照對植株從定植到開花與著果之天數並無顯著影響。光合作用速率依序為6.15、6.22、7.18 μmol/m2/sec,明顯高於對照組之5.49 μmol/m2/sec。然而調查果實品質發現各處理間之糖度約在4.8~7.2 °Brix間,葉綠素含量52.8~57.0μmol/cm2,可滴定酸含量為0.48~0.82 %,統計差異並不顯著。試驗期間同時測定葉片之光補償點為PAR 76~90 μmol/m2/sec,而其光飽和點則約在1300~1400 μmol/m2/sec之間,當氣溫為26 ℃時,最大光合作用效率為14.7 μmol/m2/sec。由於田間實際測得之電照光強度僅有50~60 μmol/m2/sec,因此夜間照光之光強度過低,極可能是本次試驗無法達到提高光合作用量,進而增加碳水化合物累積量之限制因子,將於下一次試驗中加以調整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