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農業科技贊助計畫

贊助計畫

陸生性邊褐端黑螢大量繁殖可行性評估之研究發佈日期:2012/12/10

實施期間起迄

101年12月10日

執行單位

何健鎔、方華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執行成果

本年度赴苗栗獅潭鄉採集邊褐端黑螢 (Luciola terminalis)成蟲,攜回研究室進行雌雄成蟲配對,放入透明飼育盒中,供給5%蜂蜜水溶液作為成蟲吸食,並置入青苔(3g),供雌蟲產卵後,進行採卵繁殖,依據何等(2003) 單隻飼養方法進行,環境條件15-28℃、相對濕度90-95 %、全暗且通風處。經單隻飼養後,記錄其生活環境。其平均卵期19.94±1.38天 (n=25);平均幼蟲期315.42±31.05天 (n=25);平均前蛹期2.30±0.90天 (n=24);平均蛹期5.79±0.98天 (n=24);平均成蟲期14.13±4.07天 (n=24),詳如圖一。幼蟲期具備5~7齡,成蟲雌雄性比為7:18。幼蟲食性測試了扁蝸牛、非洲大蝸牛、蛞蝓、東方果實蠅、長腳捷蟻、舉尾蟻、白蟻、蚯蚓、馬陸、陸生渦蟲等10種陸域環境常見可能食餌,其中僅陸生渦蟲未被取食,為陸生熠螢類群中食性最廣的種類。蛹期土繭構築,可參考生活史資訊,於終齡期適當時機替換容器底舖墊料供其化蛹,提升幼蟲存活率。已規劃大量飼養使用方型容器,方便飼養收納整理,底墊鋪置潮濕衛生紙供幼蟲活動,其上放置適量水苔維持濕度及供幼蟲躲藏,盒蓋裁切適當孔洞,並覆以細網作通風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