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農業科技贊助計畫

贊助計畫

小葉蕨藻加值利用之製程開發發佈日期:2020/05/04

實施期間起迄

109年05月04日

執行單位

李孟洲副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執行成果

南美白對蝦(Litopenaeus vannamei)俗稱白蝦,原產於太平洋東岸、墨西哥北部加利福尼亞灣至中南美洲秘魯沿岸地區,其具有生長快速、抗病力強、換肉率高、具廣鹽性及養殖技術門檻較低之優勢。臺灣農委會於1994年引進,是臺灣水產業重要的經濟物種之一。枯草桿菌(Bacillus subtilis)是一種非致病性且可形成孢子的革蘭氏陽性菌,常用於食品和飼料添加劑,例如日本使用該菌將黃豆發酵成納豆來食用,因其可促進生長且具有免疫調節活性的功效,而被視為益生菌。小葉蕨藻(Caulerpa microphysa)俗稱海葡萄,生長於熱帶地區,在臺灣、日本、中國、韓國和菲律賓等國家盛行養殖。因其蛋白質高、熱量低,且富含膳食纖維及維生素A、B2、E等多種維生素,且有研究顯示具抗氧化及抗腫瘤之功效,常加工做為美妝保養品及生醫保健食品。本研究為提升小葉蕨藻加工後副產物之再利用價值,結合枯草桿菌發酵,開發適合白蝦養殖之飼料添加劑,以達到提升循環經濟、小葉蕨藻產業價值及白蝦養殖效益。
研究結果顯示,小葉蕨藻副產物經枯草桿菌發酵16小時後,總醣相較於其他發酵時間點高,發酵完畢之小葉蕨藻副產物以0%、2.5%及5%(FM、FCBM2.5 及FCBM5)添加於飼料中,並進行飼料營養成份分析可得知,其水分含量為4.68%、4.2%及3.08%、灰分含量分別為12.51%、12.62%及12.78%、粗脂質含量分別為6.42%、6.62%、及7.01%及粗蛋白含量分別為45.66%、45.17%及45.67%。
白蝦苗經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生動物實驗中心引進溫室後,進行一週的蓄養以適應實驗環境,將蝦苗分為幼蝦及亞成蝦,以上述不同添加比例之飼料(FM、FCBM 2.5 及FCBM 5),進行為期八週的投餵實驗。試驗結果顯示,相較於FM組別,幼蝦蝦苗投餵FCBM5 組別之最終體重(Final weight, FW)、增重百分率(Specific growth rate, SGR)、增重率(Weight gain, WG)及飼料轉換率(Feed conversion ratio, FCR)皆有較佳之效果;亞成蝦蝦苗以FCBM 5 組別之FW與WG分別為18.51±1.07克及208.38±18.17%為最佳,SGR及FCR在FCBM2.5 與FCBM5 組別中相對於FM組別皆有較好之結果。綜合以上,投餵小葉蕨藻功能性飼料(FCBM5)對不同生長階段之白蝦皆有較佳之成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