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農業科技研究計畫

研究計畫

巴西蘑菇護肝保健產品開發與利用發佈日期:2019/02/01

實施期間起迄

108年02月01日

執行單位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執行成果

巴西蘑菇(Agaricus blazei Murill)又稱姬松茸,原產於巴西、秘魯等地,於西元1965年經由日本研究及試種,直至1992年才正式栽培量產。巴西蘑菇的子實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菸鹼酸、麥角固醇、亞麻油酸等,及鈣、鐵、銅、鎂、鉀等礦物質與多醣體(主要為β-D葡聚糖)。依據文獻指出巴西蘑菇具有降血糖、抗發炎作用、降膽固醇、免疫調節及抗腫瘤功效,其中所含多醣體也被指出能增強肝血的流動,促進肝臟代謝,預防肝臟脂肪變性、發炎或纖維化,因此巴西蘑菇具有開發成護肝保健產品之潛力。
本計畫107年為探討巴西蘑菇於動物長期及大量攝取下的安全性,以提供健康食品申請之安全性報告。使用的巴西蘑菇來源為栽種於南投埔里鎮,以現代化農場管理,再將收成後的巴西蘑菇進行乾燥,提供優良製造標準(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的食品加工廠進行水萃,再經減壓濃縮及乾燥,檢測乾燥物的總葡聚糖含量為11.77 %,α-D葡聚糖為2.62 %及β-D葡聚糖為9.16 %;並進行農藥殘留373項及菇類內鉛、鎘重金屬檢測,結果皆未檢出。
動物試驗則依循衛署食字第88037803號公告「90天餵食毒性試驗(90-day feeding toxicity study)健康食品安全性評估方法」予以執行。將Sprague Dawley品系大鼠隨機分組為200、1000、2000 mg/kg/day巴西蘑菇水萃物劑量組及控制組(注射用水),每組雄雌鼠各 12 隻,以胃管連續投予 90 天。結果顯示,試驗期間各劑量大鼠未發現死亡或瀕死現象,於臨床觀察中亦未發現因試驗物質引起之異常症狀;所有大鼠之平均體重、平均體重增加量均穩定成長,飼料消耗量符合正常攝食範圍。試驗前與試驗後的雌、雄鼠眼睛檢查均正常。尿液分析(urinalysis)結果在各試驗組與對照組間無統計性差異;各劑量組雄、雌鼠的血液學(hematology)及血清生化學(serum chemistry)檢測數值皆在一般大鼠正常參數範圍內。組織病理判讀腦、腦下垂體、心臟、肝臟、脾臟、胰臟、胃、腎臟、腎上腺、胸腺、大動脈、食道、氣管、唾液腺、肺臟、甲狀腺、副甲狀腺、小腸(十二指腸、迴腸、空腸)、大腸(盲腸、結腸、直腸)、腸繫膜淋巴結、膀胱、骨骼肌、坐骨神經、皮膚、眼睛、哈氏腺、脊髓(胸椎、腰椎)、前列腺、睾丸、副睪(雄性)、卵巢、子宮(雌性)等臟器組織,皆未發現有與試驗物質有關的病變。綜合以上結果,大鼠經連續投予 90 天巴西蘑菇水萃物後未發現有相關毒性反應,因此巴西蘑菇水萃物之無明顯不良反應劑量(no-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 NOAEL)為2000 mg/kg/day,試驗結果可供人體使用安全性依據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