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黴烯酮與嘔吐毒素解毒劑對豬卵母細胞體外成熟暨隨後發育之影響發佈日期:2020/05/04
實施期間起迄
109年05月04日執行單位
林育安 副教授/國立宜蘭大學執行成果
玉米赤黴烯酮是黴菌毒素的一種,主要是和繁殖障礙有相關的黴菌毒素,玉米赤黴烯酮會產生類似動情素之物質,造成雌性動物會有假發情現象。然而,伴隨著玉米赤黴烯酮還有另一種毒素為嘔吐毒素,嘔吐毒素主要是造成豬隻的嘔吐與腸道絨毛萎縮現象發生,但是其毒素也是會因豬隻採食穀物或飼料後,經由腸壁進入微血管中並輸送到身體各部位器官,若此毒素進入豬隻之生殖器官,也會干擾影響生殖系統之正常運作或是造成生殖細胞受到傷害等,這方面許多人都會因此而忽略了。目前市面上對於黴菌大都是以抑制劑或是吸附劑處理,但對玉米赤黴烯酮和嘔吐毒素的效果可能不彰,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探討玉米赤黴烯酮和嘔吐毒素解毒劑對嘔吐毒素、玉米赤黴烯酮與嘔吐毒素結合對豬卵母細胞體外成熟暨隨後發育之影響。自屠宰場剪取含有 3 ~ 5 mm 濾泡之豬卵巢,挑選具有 3 層以上且緊密包覆卵母細胞之卵丘-卵母細胞複合體,以逢機處理方式分別置於含有 0、0.1%、0.2% 與 0.4% 解毒劑之 2 μM 嘔吐毒素之 M199 成熟培養液中培養 48 小時,之後再進行豬卵母細胞體外成熟、激活與胚發育之研究。試驗結果顯示,0.1 % 組的豬卵母細胞的體外成熟率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當添加到 0.2% 時,可以提升卵母細胞的成熟率 (P<0.05),但 0.2% 組和 0.4% 組無顯著差異。激活率方面: 0.2% 組和 0.4% 組的激活率高於對照組和 0.1 % 組,但 0.2% 組和 0.4% 組彼此間無顯著差異。胚發育率方面:添加 0.2% 的解毒劑對於胚的發育率有改善作用並且囊胚發育率也高於對照組,但和 0.4% 組無顯著差異。解毒劑 (0、0.1%、0.2% 與 0.4%) 對於玉米赤黴烯酮 (8 μM) 與嘔吐毒素 (2 μM) 結合作用的處理效果,研究結果顯示隨著解毒劑劑量的增加,對於豬卵母細胞的成熟率有改善作用,但 0.2% 組和 0.4% 組無顯著差異。激活率方面,0.2% 組和 0.4% 組高於對照組 (P<0.05),但 0.2% 組和 0.4% 組無顯著差異。胚發育率方面:分別為 18.7%、32.9%、38.2% 與 18.7%、39.3%,隨著解毒劑量的增加,對於胚發育有改善作用,以 0.2 %組高於對照組與 0.1% 組 (P<0.05),但 0.2% 組和 0.4% 組無顯著差異,對於囊胚發育率也有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