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產與進口之含可溶物乾燥酒粕作為水產養殖飼料原之可行性研究--玉米及紅高粱酒粕在草魚之飼糧效應發佈日期:2009/12/30
實施期間起迄
98年12月30日執行單位
陳瑤湖、吳思怡執行成果
這幾年隨著油價上漲,使得水產養殖飼料中諸多重要原料如魚粉、黃豆粉、玉米粉等的價格也隨之上漲。再加上大量的穀物被用來生產酒精以部分替代汽油,更使得穀物價格居高不下。雖然飼料成本上升,轉嫁到養殖業者的空間卻十分有限,因為在削價競爭下,水產品價格也不樂觀。如此一來使得飼料廠及養殖戶皆在虧損邊緣上汲汲經營。酒粕是穀物發酵成酒精後之殘留物。美國是最大的玉米酒粕生產國,目前年產量均在1000萬噸以上。台灣金門以生產高粱酒聞名,高粱酒粕廢棄物一天約有150噸。由於酒粕是酒精工業的副產品,售價較不計較,被畜牧界用作豬雞的添加飼料已行之有年,然而作為水產養殖飼料的原料卻因為一些不成熟的顧慮而接受度或使用量不高,因此本研究擬以科學試驗來評估國產及進口的酒粕作為水產飼料原料的可行性。本研究結果顯示以玉米或高粱酒粕取代草魚飼料中之大豆粕含量的60%,或是草魚飼料中含有18%的玉米或高粱酒粕,在不需要額外添加木質酵素xylanase下對草魚之成長不會造成負面之影響。在此取代方式下,在飼料成本上最多可節省約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