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農業科技贊助計畫

贊助計畫

閉合環刻與螺旋環刻對‘糯米糍(73-S-20)’荔枝開花、結實與樹勢之影響發佈日期:2010/01/01

實施期間起迄

99年01月01日

執行單位

張哲嘉

執行成果

99年度試驗於彰化縣芬園鄉簡氏之9年生之平地果園進行。螺旋環刻對於抑制停梢期萌梢率、開花率及始花期均較閉合環刻(以下簡稱環刻)為差或為慢(38.2%、68.1%、99年2月8日 vs 7.4%、91.9%、99年1月30日)。螺旋環刻於開花期之萌梢率、花序品質(帶葉花序比率)及每果穗留果數均遜於閉合環刻(16.7%、58.1%、9.5 vs 4.5%、34.4%、13.1),惟二者果實之品質並無差異(果重、果肉重、種子重、果肉糖度分別為:17.4g、13.6g、0.3g、17.9% vs 18.2g、14.7g、0.3g、17.7%)。本年度螺旋環刻及閉合環刻自採後修剪(99年6月30日)後萌梢至12月3日止之當年生(current season)枝條長度(包括萌梢數)分別為57.8 cm (3次梢)及55.2 cm (3次梢),至99年11月17日止,二者於TCSA增加率分別為9.7及7.6%,螺旋環刻較高。綜上之初步成果顯示,前一年秋天之螺旋環刻對於抑制停梢期萌梢、翌年開花之品質(帶葉花序比率)及結實率之表現均較閉合環刻略差,但果實品質無差異,惟TCSA增加率較高,對於樹勢之恢復仍較有利。未來於花期除葉可能為提高實施螺旋環刻者其結實率之重要配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