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農業科技專案計畫

專案計畫

淨零趨勢下台灣農業的預期情境分析研究發佈日期:2022/01/03

實施期間起迄

111年01月03日~111年12月30日

執行單位

李宜映理事長/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

執行成果

全球暖化的影響是由所有地球公民一同承擔,然而社會迅速發展,破壞大氣中溫室氣體組成,暖化現象對農業而言更加深挑戰。自從《巴黎協議》後,國際達成共同守護升溫幅度不超過1.5℃的共識,並共識2050年能達成淨零碳排。農委會於2021年9月成立「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並於2022年2月宣示農業部門於2040年達成淨零碳排,提出「減量、增匯、循環、綠趨勢」4大主軸、19項策略、59項措施,動員國家與社會的能量戮力同心。
在此背景下,本計畫希冀能成為一方助力,在2040年農業政策目標下,能為未來不確定性和趨勢變遷進行情境預測,即早掌握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情形,並對各種情形規劃對策,以利國內農業政策推展時能將其情境事件納為前提,有助於事件發生時能快速的應變。因此本研究邀集多位跨領域專家集思廣益,規劃辦理7場工作坊,就淨零碳排與農業相關5大重要議題,如糧食供需、自然資源競合、產業型態與科技發展、利害關係人行為與價值觀、國內外政策與規範等,逐一探討在2040年可能發展的未來情境,若正向情境能夠發生並適時避開負向情境,可期農委會在情境既有的政策措施能順利推展與達成目標。
本報告第一章綜整全球的淨零趨勢與國內外在農業淨零作為外。第二章開始介紹農業5大議題的重要性和相關性,第三章說明情境研究方法與工作坊辦理模式,第四章為各主題的情境分析研究結果,第五章則為本報告書的結論。希冀本研究的努力,能得到更多的共鳴和新的啟發。

研究成果
1.糧食供應需求與飲食型態的改變:
確保糧食安全是農業最核心的社會功能,農業在淨零推動路上如不能確保糧食安全,則淨零的意義不大。若為了淨零而大幅度提升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則不易得到消費者及農民的認同,政策也容易導致失敗。實際上,糧食安全是長期性的規劃,但有時也會因戰亂、天災等因素造成短期的糧食危機,政府對兩種型態皆應有因應的策略。
對長期的糧食安全,建議善用糧食平衡表,對每一細項增加碳資訊。因此在減排的措施後,可經由進行糧食安全的影響評估後,再提出補救的策略,以逐年依據新科技的導入而滾動式修正,作為規劃次年度糧食供需的參考資料,策劃科研策略的依據。針對短期的糧食危機而言,建議須分散進口糧食的產地,加強國際合作等方式因應,並促成食物有效利用,成立食物銀行,減少食物浪費等方式,以確保將已有的糧食作最充分的應用。

2.相關關鍵科技與產業經營型態:
農業雖肩負生態及社會功能,但農業操作能具備經濟效益仍是必備條件之一。淨零是在原有的環境功能,再加上減排的任務,但不能改變農業是產業的本質。在此情況下,科技的導入是唯一解決之道,而產業營運方式會因為新科技的導入,需要調適以因應新的產業環境。
檢視目前台灣的農業科技,尚未能同時滿足淨零與提升產業效率之雙重目的,新興科技的開發與導入,有待科研單位的努力。整理委員意見,以下相關科技最迫切的需要:(1)能源的轉型:提升農用能源的效率,包括製造農用資材的能源;(2)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循環農業及農業環境的優勢,開發再生能源除應用於農業本身外亦能獲利;(3)減碳農法的開發及推廣:包括高效運用農用資材的精準農業、作物輪作技術、抗逆境品種的開發;(4)建構淨零減碳基礎建設的相關科技:農產品碳足跡的估算及標示、減碳的價值與誘因的建立、淨零前提下產業供應鏈的調適、跨域整合的機制及規範等;(5)推廣教育的執行策略:找出最有效的方式,透過教育宣導爭取民眾認同。

3.自然資源的競合:
資源的競合是淨零的另一關鍵的驅動因子。氣候變遷使自然資源加速枯竭、極端氣候發生頻率增加、旱澇的機率益加嚴重,各種產業競爭資源的現象更激烈。土地、水、勞力、肥料(氮、磷、鉀)皆是農業的必要資源,但也是其他產業及都市發展所爭取的對象。相對工商業利用這些資源的經濟效益較高,導致農業資源大量流失。農業如不能維護這些資源的供應,則產業的存在會發生困難,即使淨零也不具意義。農業若要繼續發展,則必須提升各種資源的利用效率,以期釋出部分資源供其他產業之用。
對台灣而言,農業對能源的依賴也會越來越高,因此在資源的競合中,能源也將是關鍵的資源。在策略上,本研究委員們強調剩餘資源的再利用,以發展循環經濟,並向農業能源自主的方向發展。農地為農業最重要的資源,如何阻止目前農地快速流失的趨勢,並落實農地農用政策,亦是為主要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水資源的競合也相當明顯,多年來皆以休耕方式提供工業及民生用水,此非長久解決之道。如何對水資源作整體的規劃,降低水稻用水量、開發水旱田的輪作技術、以期兼具減排和碳匯的效果,精準用水應視為重要政策目標之一。

4.利害關係人的價值觀與後續行為改變:
淨零相關的概念與措施的導入勢必對農業造成衝擊,而造成重大的改變。任何改變往往是由「人」的改變,「事」才會改變。人的改變往往從價值觀的改變開始,如農民、消費者、農企業經營者、農業資材生產者等利害關係人,若不能因應淨零目標而有所改變,則淨零失敗的機率則大幅提高。本研究將「人」的因素視為一驅動因子,並主張從價值觀著手改變,以消費者帶動需求面的改變。消費者能認識淨零的意義,及其對生存環境的影響,以認同淨零的重要性。由消費者的改變帶動生產者、通路經營者等利害關係人的改變,政府則可在此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不斷地推出新的政策及措施,逐步將社會風氣導向新的方向。

5.國內外淨零政策與規範:
政策與規劃是推動淨零轉型的手段,本研究案參考《OKR實現淨零排放的行動計畫》一書所提相關建議作基礎,討論我國的農業淨零策略。在生產面農業需提升施肥方法,修復表層土壤含碳的能力。在消費面則改善飲食習慣,或可增加植物肉的攝取,以緩解畜牧業的排碳量。再者,建構健全的碳權市場,加強農業碳匯收入,發展綠色金融等皆為政策可考慮的方向。
實際上,農委會已規劃相當完整的淨零政策與策略,關鍵在如何確實的執行與落實,而推動淨零並不是政府登高一呼即能實現的政策目標,而是一全民運動,並在諸多前提需要滿足方能成功。目前的國際趨勢在聯合國數次氣候高峰會的推動下,各國紛紛簽訂承諾,在2050年達到淨零的目標,但依目前的狀況而言,同時真正能達成目標的國家不會太多,原因之一是變數太多,例如俄烏戰爭、新冠疫情、通貨膨脹、能源價格等,皆對淨零政策形成變數,而氣候變遷本身就是一個影響進度的變數。
再者各國高峰會似乎僅設定長程及中程目標,但對如何滿足淨零所涉及的前提條件則未有完整的規劃,多數計畫是將所有條件列出,希望能同時解決。然此一方法未必合適,容易淪為口號。例如歐盟於1962年提出,並於2021年修正的CAP,其提出十大關鍵目標,涵蓋產業、農民地位、行動準則、環境保護、世代更新、農村活化、食品品質、知識創新各個面向,可謂面面俱到,但迄今的成效並不理想,執行面的資源過於分散、缺乏重點。而2021年的修正方案以土地利用轉型,形成碳匯為重點,則較能聚焦而評估其效益。
我國身為一小農國家,並以水稻為糧食作物,在同時兼顧淨零減排及糧食安全和產業競爭力的前提下,必須在科技、營運、消費型態、生活型態上有所改變及突破,在糧食供應及生產模式上更有創意,逐年訂定短程目標,並落實評估作業,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同時整合農業資源與其他產業合作獲利,以期開創農業新的獲利模式,將可創造農業、消費者、農企業三贏的結果。

成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