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社會公益社會福利建設

社會福利建設

綠色照護–打造康復者拈花惹草的香草樂園發佈日期:2025/03/01

實施期間起迄

114年03月01日~114年08月31日

實施地點

美地農園(台東縣台東市豐谷北路467號)、知本農地(台東縣台東市射馬干段0400-0000地號)

執行單位

社團法人臺東縣康復之友協會

執行成果

(一)重整農田環境:
我們運用機械與人力,重新打溝、做畦、蓋抑草蓆、拉水線,準備好香草種作所需的基本環境。打好基礎功後,果然有了很好的收成。

(二)提升香草知能:
邀請在香草領域頗負盛名的「禾亮家香草創意坊」,為我們開設香草種作、利用、採收、加工等相關課程。課程當天大家除了實際種作迷迭香、甜菊、聖羅勒、龍艾等香草植物外,也實作用各種香草葉來煮鹽,未來在料理時不僅使用方便,也增添食物更豐富的風味。此外,我們的香草契作收購單位「思凡社會性農業發展企業社」,也提供與其合作的各家社福機構8場次的線上農業生產培力課程,每場次主題如下:
1.香草栽培
2.病蟲害防治
3.園藝資材
4.園藝療癒
5.園藝治療結合與案例
6.社會性農場的規劃與案例
7.在地食材創意料理課程
8.食農場域應用與事件。
這8場培力課程,不僅讓我們學習到一整套香草園管理方法,也教導我們如何以農業服務我們的個案,並結合飲食、教育與生活應用,增進我們日常生活的幸福感,大大增加我們結合農業與社會工作的信心與成就。

(三)生態循環農業:
服務對象在我們田地上,不僅要執行商業規格的香草種作、雜草抑制、病蟲害防治、抗逆境措施;也需要與太陽、水、雞、野草、果樹合夥工作,靠生態本身循環互助的威力,讓土地更加濕潤肥沃,環境更加蔭涼舒適,生命能量不斷積累增強。每天都能置身豐美的紫蘇海與雞蛋堆中,大家親眼見證了大自然永不止息的生命力。

(四)農改場技術指導:
在徵得臺東區農業改良場陳場長信言的同意後,特別請助理研究員陳敬文鼎力協助我們農園的發展,方有現今蓬勃發展的香草樂園,特此感謝農改場的用心協助。我們香草園栽種了在地重要作物假酸漿,葉子可以用來包裹原住民傳統的蒸粿糕食品(A Bai)。在地商家「粨發粨種」是台東市固定販售A Bai的商家,願意跟我們收購所有收成的假酸漿葉。非常幸運的,陳敬文研究員孕育了不少假酸漿大葉品種的種苗,不僅免費提供我們種苗栽種,也無償提供我們栽種技術的指導,讓我們得以串起一個在地傳統食品的商業供需網絡,我們也因而意識到產學研一體互利互惠體系的重要性。

(五)同工共餐樂:
不管是課程培訓、環境整理、工作訓練、歡喜採收,大家趁機湊在一起製餐、共食、同樂。不僅可以聯繫感情、抒發心情,也形成一個同甘共苦的群體,增進大家的凝聚力與成就感。不知不覺中,大家的向心力與支持度都提升了,增進大家的幸福感,正是我們這個計畫的目的所在。